如果停爐時間長,焙燒爐須整體冷卻,應采取額外措施,小型焙燒爐常用的防腐措施有兩種:干式維護和濕式維護。
一、濕式維護:
濕式維護的原則是模殼焙燒爐水中的氧氣與金屬表面不起作用。當鍋中充滿一定濃度的堿性溶液時,金屬表面會產生堿性氣泡保護層,使金屬不會被腐蝕。濕保養與干保養相同。還需要清理鍋的氧化皮和鐵銹,然后添加堿性溶液。在添加液體之前,應檢查并關閉所有相關閥門,以防腐蝕性溶液泄漏到操作系統中,防范操作系統的水泄漏到備用焙燒爐中,從而降低堿濃度。用小火,保持焙燒爐外部干燥,同時將焙燒爐水加熱到80-100℃。當溶液被加熱時,就會發生對流。這樣,焙燒爐所有部分的溶液濃度可以相等。添加到壺中的藥物量是壺的軟化水。每噸水中添加10kg氫氧化鈉或20kg磷酸三鈉。每5天檢測一次爐水pH值,控制指標為10-12。如果堿度低,添加更多堿液。濕式維護適用于短期停用的焙燒爐。在溫度較低的區域不應進行濕式維護,以防爐水凍結和損壞焙燒爐。
二、其他維護方法有∶
1、聯氨法:
肼和氨水混合到保護還原劑中,注入模殼焙燒爐。保障過量肼濃度為150-200mg/l,當pH值大于10,壓力大于0.5mpal時,此方法適用于長期停運的焙燒爐。
2、氨液法:
將氨水配制成800mg/l以上的溶液,注入焙燒爐。該方法適用于焙燒爐的長期維護。
3、保持給水壓力法:
用泵向焙燒爐注水并關閉所有閥門。壓力保持在1MPa。該方法適用于焙燒爐的短期停運。
4、堿液法:
向模殼焙燒爐中加入堿液(NaOH和Na3PO4),pH值大于10,本方法適用于長期停用焙燒爐的檢修。
上一條: 燒殼爐運行安全與注意事項
下一條: 操作高溫退火爐的部分技術簡介